东莞阳光网讯 今天(5月22日),“文物鉴赏大讲堂——水乡行”活动在麻涌举行,文物专家现场为水乡居民进行鉴宝,普及文物知识,让更多人了解民俗文化,积极配合水乡民俗文物征集工作。
“鉴宝”活动吸引水乡居民积极参与
在活动现场,群众纷纷参与“鉴宝估价”,与专家互动,学习民俗文物收藏和鉴赏方面的知识。
来自珠三角兄弟市、镇的33个文博单位代表约160人参加了活动。在“古玩趣事知多少”、《关于民俗文物的几个问题》讲座等活动环节中,文物专家与市民交流互动,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,气氛相当活跃。当天还举行了参观新基凉棚、莫氏祠堂和古梅路民国风情街、观赏“古梅乐韵”专场演出、麻涌粮油食品特色参观与体验等活动。
水乡文物极具特色和价值
专家指出,水乡文物,比如家具、生活用具、刺绣、年画,还有水乡特有的通草画,都极其珍贵,应当引起注意和重视,需要加强整理。
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表示,东莞水乡地区祠堂比较多,那里保留的文化也比较多,如祖先的像何修的家谱,这些都极珍贵,我想通过讲课,作一些文物(知识)的普及,引起全民重视,把真正好的文物,甚至在消失危险的,收集起来,保护起来。
今年在“十镇一港”开展文物收藏专题活动
据了解,市博物馆从即日起至年底,将在水乡“十镇一港”开展《民俗文物收藏与认识》的专题活动。该项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2月,将办9场活动。
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晓东告诉记者,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普及文物文化,就是让更多群众了解文物,发掘文物,发现身边珍贵的东西,不要遗留,很好地保护这些文物。
“文物鉴赏大讲堂”已成为重要文化活动品牌
据了解,市博物馆的“文物鉴赏大讲堂活动”自2005年启动,现已发展成为市博物馆传承文明、普及知识、资政育人、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品牌。今年下半年,该馆将继续走进万江、中堂、石龙等水乡片的“十镇一港”。文物专家将以“睇坚嘢、听古仔”的形式,介绍民俗文物的征集、认定、保护等基础知识,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等,以专业的知识与生动的故事,启发市民对民俗文物的认知,提高对文物的与保护意识,利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