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5岁的朱海云和84岁的妻子金芳明,在家人陪伴下参加了金婚婚礼。
36对新人手牵红绸,步入“婚廊”。
“沃盥礼”,新人洗手洁面,象征仪式纯洁庄重。
经过“对席礼”、“同鼎礼”、“合卺礼”、“解缨结发礼”环节,这场汉唐风婚礼礼成。
文/本报记者王奇图/特约记者吴东俊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……”昨日上午10时,悠扬的汉唐乐响起,贵阳孔学堂大成殿前,“赞者”(司仪)手持玉帛,咏唱着《诗经》名篇《关雎》。由“侍卫”和“宫女”开道,36对新人身穿华丽汉服,牵着红绸缎,缓缓步入孔学堂广场,一场充满浓厚中华文化氛围的汉唐集体婚礼拉开帷幕。
“解缨结发”夫妇相守不离不弃
伴随着鼓乐声,“赞者”抑扬顿挫地宣读着各种礼制,现场庄重典雅。友人以诗歌《绸缪》赞新人,36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入“婚廊”。新人在入席前用一盆清水洗手洁面,行“沃盥礼”,象征整个仪式的纯洁庄重,也表明他们将于新的态度迎接新的生活。“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!”在“赞者”的引导下,新郎对新娘作揖,请新娘入对面筵席而立,行“对席礼”。
紧接着,新人同席而坐,互喂食物,“同鼎礼”象征着夫妻合二为一,将携手共度一生。然后,两人拿起酒杯,行“合卺礼”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“交杯酒”,双方交换杯子,合卺而饮,寓意着今后夫妻俩互亲互爱,永结同心。
婚礼按照礼仪秩序循序进行着,很快迎来整场婚礼最神圣的时刻,也是最令人感动的“解缨结发礼”环节。新郎亲手将新娘头上的订婚信物红色的“缨”解下,表示将新娘已经娶进门,从此新娘是新郎家中人。接着,新郎新娘分别从对方头上剪下一缕头发,从此成为“结发夫妻”,从此夫妇相守,不离不弃。
“好感人啊,就像电视上演的一样,这些新人这辈子能举办这样一场婚礼值了!”在一旁观看的周阿姨被这种氛围打动,眼含泪花,她感叹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有意思的婚礼。当天不仅有新人的亲朋好友参加,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,家住董家堰的彭燕说,观看婚礼时,她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唐朝了。
孔学堂相关负责人认为,在当今,许多年轻人草率结婚、草率离婚,庄重的仪式感赋予了婚姻神圣感,传达了中国传统的婚姻观,“就是要新人严肃对待婚姻,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,夫妻相互关爱,同舟共济,百年好合。”
50年后还想来这里办金婚!
仪式结束后,马磊和周燕这对新人仍难掩激动之情。为了参加这场婚礼,夫妻俩和众多亲朋好友从云南开了15个小时的车赶赴贵阳。“我想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见证我们俩的爱情,能够感受千百年前的结婚礼俗,是一件幸福和骄傲的事情!”,马磊说,他和新娘对中国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,汉唐婚礼和西式婚礼有所不同,它延续了中国传统婚礼的各种习俗,特别高雅。
马磊今年26岁,六盘水人,在云南大学毕业后邂逅了昆明姑娘周燕,周燕今年28岁,两人同在昆明一家公司工作。两个人商量着今年要在马磊的老家举办一场特别的婚礼。国庆后第一天,马磊的父母连夜从六盘水赶到孔学堂为儿子报名。
就在今天,这场神圣的汉唐婚礼为他们的4年爱情长跑画一个圆满的句号。看着11对手牵手走向大成殿前合影的金婚夫妇,马磊坚定地对身旁的周燕说:“我们50年后还要来这里办金婚!”
65年后补办的婚礼
“半个世纪还能这样相亲相爱,太不容易了!”在现场亲朋好友和观众的掌声和感叹声中,11对金婚老人手牵着手进入婚礼的“殿堂”,50年前,由于受时代条件所限,这些夫妻的婚礼都是简单朴素,今天,他们终于补上了属于自己的隆重婚礼。
85岁的朱海云和84岁的妻子金芳明家住乌当区,1948年结婚,65年相濡以沫。“我们有8个孩子,4个儿子4个女儿,成双成对,刚刚好!”两位老人身板依然硬朗,说起话来声音洪亮,他们最大的重孙已经上初中,家里已是“四世同堂”。
二女儿朱德平说,在她的印象中,父母从来没吵过架,“他们两个脾气都好,一个心疼一个,谁发脾气另外一个都不吭声。”朱德平说,平时父亲从来不让母亲做家务,“爸爸每天都要帮妈妈把水端到手上,招呼她吃药,到现在爸爸还经常抢着给妈妈洗衣服。”听到孩子们报名给他们办婚礼的消息,二老激动得像孩子一般,今天早早就来到了现场。
金芳明老人告诉记者,他和丈夫“青梅竹马”,那时候觉得这个人老实勤快,就嫁给他了,“当时他还骑着马来回门呢!”老人家充满了自豪。“爷爷你喜欢奶奶什么?”现场有人问。“我喜欢她贤惠、苦得,那时候条件不好,拉扯这几个娃娃长大,她很辛苦,不容易!”
朱海云边说边轻轻从妻子发簪上拂去一片落叶,在众人面前,金芳明有点不好意思,温情地用手摸了一下朱海云的脸“你乖哈!”二老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,引来在场人员的一阵欢笑声。仪式结束,两人手牵手走向大成殿前合影,为这幸福时刻定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