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为灌区水利设施灌溉下的农田里,农作物生长茂盛。 本报记者 赵持 摄
|
讲述人:韶山灌区工程建设者 谭献德
1965年,我19岁,刚刚入团,组织上一声令下,卷起铺盖、拿起工具,直接奔赴韶山灌区工程建设工地。
建韶山灌区,是集中优势兵力打“歼灭战”。当时,10万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赶来,到处都是一片火热的施工场景。当时工地上传颂着很多动人的事迹,人们最津津乐道的,是湘乡一个叫戴中桂的年轻姑娘为了参加灌区建设,3次推迟了婚礼的故事。
1965年,18岁的戴中桂刚刚订婚,婚期定在当年10月31日。这个节骨眼上,修建韶山灌区的战斗打响了。戴中桂不顾家人反对,挑着行李就跟着队伍出发了。婚期临近,家里带口信要她回家准备结婚。戴中桂却不为所动,传信告诉家里,修好了渠道再结婚,第一次推迟了婚礼。第二年,灌区第二阶段工程结束后,不少民工回到了生产队,有人劝戴中桂回去早点完婚,她依然不肯,要坚持到最后通水,又两次推迟了婚礼。直到韶山灌区所有工程结束后,戴中桂才与未婚夫步入婚姻殿堂。戴中桂还在灌区工地入了党,被评为先进个人。
韶山灌区修建中,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、英雄事迹。射埠乡一个叫贺桂华的小伙子在工地上积极肯干,火线入党;皂林冲的民工不畏艰难,战胜60多次塌方,终于打通到宁乡的隧洞……这些事迹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建设者,10个月就完成主体工程建设,堪称奇迹。